關於近視度數控制與未來雷射手術的考量與時機,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說明:


近視度數控制

  1. 控制目的:主要是為了減緩近視度數的增加,避免發展成高度近視,降低未來眼睛併發症風險。

  2. 常見控制方法

    • 低濃度阿托品點眼液:已被國內外研究證實有效,建議持續使用至高中畢業左右(約18歲前後)。
    • 特殊近視眼鏡:設計用來同時矯正視力與減緩度數增加。
    • 角膜塑型片(OK鏡):夜間配戴,白天可維持較清晰視力,且有助於控制近視度數,適合9歲以上兒童。
    • 多焦點軟式隱形眼鏡:同時矯正視力與控制度數。
  3. 評估指標

    • 視力
    • 度數(近視、散光、軸度)
    • 眼軸長度(眼球長度增加代表近視加深)
  4. 定期追蹤:建議每半年或定期回診眼科,檢查度數及眼軸長度,調整治療方案。


未來雷射手術的考量與時機

  1. 適合年齡

    • 一般建議年滿18至20歲,且近視度數已穩定(通常一年內度數增加不超過50度)才考慮雷射手術。
  2. 度數範圍

    • 近視度數1500度以內,遠視600度以內,散光500度以內較適合接受雷射手術。
  3. 雷射手術種類

    • LASIK(製瓣手術):手術恢復快,疼痛感低,適用範圍廣,但有角膜瓣相關風險。
    • SMILE(小切口微創手術):較新技術,減少角膜神經損傷。
    • SMART TransPRK(表層手術):不掀角膜瓣,適合角膜較薄者。
  4. 手術時機

    • 近視度數穩定後進行,避免度數持續增加導致手術效果不佳或需重複手術。
    • 若度數仍快速增加,建議先進行近視控制治療,待度數趨於穩定再考慮手術。
  5. 其他考量

    • 工作或生活習慣是否適合手術。
    • 角膜厚度是否足夠。
    • 有無其他眼疾或全身疾病影響手術安全。

總結

  • 近視控制應從兒童期開始,持續至青少年階段,使用阿托品、角膜塑型片等方法減緩度數增加。
  • 雷射手術適合度數穩定且年齡達18-20歲以上者,手術方式多樣,需根據個人眼睛條件及需求選擇。
  • 定期眼科檢查是關鍵,確保近視度數控制良好,並在適當時機接受雷射手術以達到最佳視力矯正效果。

以上資訊可作為您規劃近視控制與雷射手術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