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腹痛的部位與可能疾病對應如下,依據疼痛位置與特徵可初步判斷可能原因:

疼痛部位 疼痛特徵與可能疾病 備註與說明
下腹部(左右側) - 類似抽筋、悶痛:子宮增生(懷孕初期正常)
- 痙攣性疼痛,可能延伸至大腿或腰背:類似經痛
- 尖銳刺痛或劇痛:子宮外孕
- 持續疼痛伴出血:先兆性流產、葡萄胎
- 大幅度動作時短暫疼痛:子宮圓韌帶拉扯(懷孕中期正常)
下腹痛在懷孕初期較常見,通常較輕微,隨孕期進展會緩和。
下腹部右側偏上 劇烈疼痛:急性闌尾炎(盲腸炎) 急性闌尾炎需緊急就醫,疼痛劇烈且持續。
上腹部(右上) - 絞痛、胃痛、脹氣:黃體素分泌影響(懷孕初期正常)
- 劇烈疼痛伴黃疸、發燒:急性胰臟炎合併膽結石
- 陣痛感:子癇前症(常伴高血壓、蛋白尿、水腫)
急性胰臟炎與膽結石需醫療介入,子癇前症多發生於20週後。
腹部持續劇痛 胎盤早期剝離,常伴陰道出血 胎盤早期剝離為嚴重狀況,需立即就醫。
下背部、肋骨下、骨盆上方兩側 泌尿道感染,伴隨小便灼熱感、發燒、噁心等症狀 泌尿道感染若不治療可能擴散至腎臟,需盡快就醫。
規律宮縮伴陰道出血 可能為流產徵兆,尤其懷孕頭13週內 背痛、規律宮縮、陰道出血為流產警訊。

以上對應表可作為懷孕期間腹痛初步判斷參考,但因腹痛原因多樣且孕婦個體差異大,若出現劇烈疼痛、持續疼痛、伴隨出血或其他異常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