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餐對幼兒飲食習慣及整體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正面影響,具體包括:
-
促進健康飲食習慣:研究顯示,每週至少與家人共餐3次以上的孩子,較少暴飲暴食,且更常攝取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乳品等),減少偏食挑食的行為。董氏基金會指出,親子共餐能降低孩子過重風險12%,減少暴飲暴食行為35%,並增加24%吃到更健康食物的機會。
-
體重控制:親子共餐與體重控制密切相關。研究發現,與家人共餐頻率高的孩子,過重的機率顯著降低,有研究指出過重機會可減少9倍。
-
情緒與心理健康:親子共餐有助於孩子情緒管理,減少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並降低青春期叛逆及成癮行為(如喝酒、抽菸、藥物濫用)發生率。共餐頻率高的孩子在人際關係、適應力、自尊心等方面也有顯著提升。
-
促進親子關係與家庭凝聚力:共餐時間被視為一家人最寶貴的時刻,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與情感連結,進一步支持孩子的身心發展。
綜合以上,親子共餐不僅能改善幼兒的飲食行為與體重控制,還有助於情緒穩定與社會適應,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