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入盆是指胎兒頭部下降進入母親骨盆腔,為分娩做準備的關鍵階段。這個過程通常發生在孕晚期,約34週以後,胎兒會轉為頭位(頭朝下),並且頭部固定在骨盆內,準備迎接分娩。

胎兒入盆後,孕婦身體會出現多項變化與生產準備的跡象:

  • 胎動減少:因為胎兒體積增大,空間變小,活動受到限制,胎動幅度會相對減少。

  • 呼吸順暢、食慾改善:胎兒下降後,對心臟、肺部、胃部的壓迫減輕,孕婦呼吸變得較為順暢,胃口也會變好。

  • 小腹下墜感與陰部壓痛:胎兒壓迫骶骨和會陰部,孕婦會感覺下腹部有墜脹感,陰部有輕微壓痛,建議避免提重物或做重體力活,以防胎膜早破。

  • 尿頻與便秘加劇:胎兒入盆後對膀胱和直腸的壓迫增加,導致尿頻和便秘症狀更明顯。

  • 腹部形狀改變:孕婦腹部形狀會有所變化,肚子看起來較低,因為胎兒頭部已經下降入盆。

  • 不規則宮縮與類似痛經感:孕婦可能會感受到不規則的宮縮,類似痛經的感覺,這是子宮為分娩做準備的自然反應。

胎兒入盆後,孕婦的身體正逐步為分娩做準備,這段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並留意宮縮的規律性,若出現規律性陣痛,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