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母奶對寶寶腸胃脹氣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 母乳較易消化,含有促進腸道發育的活性物質:母乳中含有脂肪酶,能幫助分解脂肪,使脂肪更容易被寶寶腸胃吸收,減少消化負擔。此外,母乳還含有表皮生長因子等活性物質,有助於促進新生兒腸道上皮的發育與成熟,理論上有助於減少腸胃不適和脹氣。

  • 媽媽飲食會影響寶寶脹氣:寶寶喝母乳後若出現脹氣,可能與媽媽攝取的食物有關。媽媽若吃了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高麗菜、洋蔥、大蒜、蔥、韭菜、蘋果、乳製品、小麥製品、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加工食品等),這些成分可能透過母乳影響寶寶,導致脹氣不適。

  • 避免刺激性及含咖啡因食物:媽媽應避免攝取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這些也可能加重寶寶腸胃不適。

  • 餵奶方式也會影響脹氣:無論是親餵母乳或瓶餵,只要餵奶方式不當(如喝奶速度過快、吞入過多空氣),都可能增加寶寶脹氣的機會。

  • 乳糖不耐症的考量:部分寶寶可能對乳糖不耐,喝母乳後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這種情況下,媽媽可觀察飲食並諮詢醫師,必要時可考慮調整餵養方式或配方奶。

綜合來說,母乳本身較易消化且有助腸道發育,但媽媽的飲食習慣及餵奶方式對寶寶腸胃脹氣有明顯影響。媽媽應避免攝取易產氣及刺激性食物,並注意餵奶技巧,以減少寶寶脹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