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視覺系統的發展可分為幾個明顯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視覺能力與行為表現:

0-2個月:黑白模糊的世界

  • 新生兒視力尚未成熟,主要只能感知光線,水晶體調節能力弱,無法準確對焦。
  • 視覺範圍約20-25公分,能看到的圖案需具備高對比度(如黑白圖案),色彩感尚未發展,世界呈現黑白模糊狀態。
  • 行為表現為對高對比度圖案的注視,尚無法辨識顏色。

3-5個月:顏色與立體感的初現

  • 視覺聚焦距離延長至2-3公尺,能更清楚看到人臉(如媽媽的臉)。
  • 開始能分辨顏色,視覺世界逐漸豐富多彩。
  • 深度感與立體感快速發展,物體不再是平面,開始有距離感。
  • 行為上開始會伸手抓取物品,並能追蹤緩慢移動的物體,視覺追蹤能力增強。

6-12個月:視覺與動作協調

  • 大腦視覺中樞顯著進步,眼睛能更快更準確地追蹤移動物體。
  • 嬰兒開始爬行,能更好判斷距離,抓取和投擲物品的能力增強。
  • 視覺與身體運動協調能力提升,促進探索環境的行為。
  • 行為表現包括積極爬行、抓握、投擲玩具,並對環境有更深入的認知。

視覺刺激與照護建議

  • 0-3個月建議使用黑白高對比圖卡刺激視覺。
  • 3個月後可使用鮮豔色彩的物品,並在寶寶面前緩慢移動物品,促進追視能力。
  • 6個月後可訓練寶寶在不同距離抓取物品,強化雙眼調節焦距能力。
  • 視覺訓練時應避免過多聲音干擾,讓視覺刺激獨立進行,但適當多感官刺激仍有助發展。

綜合以上,嬰兒視覺系統從出生時的模糊黑白視覺,逐步發展出色彩辨識、立體感及視覺與動作的協調能力,這些發展階段均反映在嬰兒的行為表現上,如注視、追視、伸手抓握及爬行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