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常見疾病及其治療趨勢主要涵蓋以下幾類:

常見婦科疾病

  • 月經不規律與經痛:月經量過多或經期過長(超過7天或80ml),可能與子宮肌瘤有關,嚴重時會引起貧血及頭暈。
  • 子宮肌瘤:良性腫瘤,常見於育齡女性,可能導致月經量增多及經痛。
  • 子宮內膜異位症:包括子宮肌腺症及卵巢巧克力囊腫,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症狀為嚴重經痛及不孕。治療趨勢以口服藥物抑制內膜異位細胞為主,盡量避免手術以保護卵巢功能。
  • 子宮內膜癌:已成為國人婦科癌症首位,主要好發於45至59歲女性,症狀為不正常子宮出血。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晚停經、未生育等。近年有年輕化趨勢。
  • 乳癌:女性常見致命癌症,早期發現關鍵。症狀包括乳房形狀改變、硬塊、乳頭分泌物等。檢查方法有X光造影、超聲波及活組織檢驗。
  • 卵巢癌:症狀不明顯,易被誤認為一般腹部不適,檢查需用血液檢測、陰道超聲波及電腦斷層掃描等。
  • 卵巢多囊症子宮脫垂等其他婦科問題也較常見。

治療趨勢

  • 藥物治療優先:尤其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口服藥物抑制病灶,避免手術對卵巢功能的損害。
  • 早期篩檢與診斷: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強調早期發現,透過影像學及血液檢查提高診斷率。
  • 個人化治療:根據患者年齡、生育需求及病情選擇保守或手術治療,減少對生殖功能的影響。
  • 生活方式調整:針對子宮內膜癌等疾病,建議控制體重、改善飲食習慣以降低風險。

婦產科疾病涵蓋範圍廣泛,女性應定期接受婦科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相關疾病,尤其注意異常出血、持續腹痛及乳房異常變化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