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食物過敏與不適反應的識別與處理,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

一、食物過敏的常見症狀

嬰幼兒食物過敏的症狀多樣,嚴重程度不一,常見的輕微症狀包括:

  • 皮膚泛紅、皮膚癢、嘴唇或舌頭紅腫
  • 打噴嚏、鼻塞、流鼻水
  • 腹部疼痛、嘔吐、拉肚子
  • 皮膚長疹子、皮膚發紅、皮膚發癢
  • 嬰兒可能感到噁心想吐

這些症狀通常在食用過敏食物後2小時內出現,且多數屬於輕症,幾小時內可能自行消退。

二、嚴重過敏反應的警示

若嬰兒出現以下症狀,需立即就醫:

  •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 臉色蒼白
  • 失去意識或過敏性休克(嚴重過敏反應)

這些情況屬於急性過敏反應,可能危及生命,必須緊急處理。

三、過敏反應的類型

  • 急性過敏:通常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導,症狀快速出現。
  • 慢性過敏:非IgE介導,症狀可能較緩慢且持續。

四、識別與判斷

  • 觀察嬰兒在嘗試新食物後2小時內是否出現上述症狀。
  • 注意是否為食物直接接觸皮膚引起的刺激性紅腫,這與過敏不同。
  • 若症狀反覆出現或不明原因,應尋求醫師診斷評估。

五、處理建議

  • 初期嘗試新食物時,應少量給予,並在白天醫療機構開放時間內嘗試,方便緊急處理。
  • 若出現輕微過敏症狀,可暫停該食物,觀察症狀是否緩解。
  • 嚴重症狀立即送醫,避免延誤治療。
  • 遵循醫師指示進行過敏原檢測及後續飲食調整。
  • 不要自行長期避免多種食物,以免影響嬰兒營養均衡及食物多樣性探索。

總結: 嬰幼兒食物過敏的識別重點在於觀察食用新食物後2小時內的反應,輕微症狀多為皮膚及消化道不適,嚴重症狀則需緊急就醫。處理上應採取少量嘗試、密切觀察及必要時醫療介入,避免過度限制食物種類,保障嬰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