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與鞋子選擇密切相關,適當的鞋款能有效減輕足底筋膜的壓力,促進症狀改善與預防復發。

鞋子選擇的重要原則包括:

  • 舒適為首要條件,試穿時腳趾不應完全頂住鞋頭,後跟也不能過鬆以免鞋子晃動。
  • 鞋跟高度建議平底或低跟(約1到2公分),避免穿著高跟鞋,因高跟鞋會改變步態,增加足底筋膜壓力,且長期穿著會導致跟腱和小腿肌群緊繃,進一步牽拉足底筋膜,增加發炎風險。
  • 鞋子需具備良好足弓支撐與緩衝效果,可減少地面硬度對足底筋膜的衝擊,尤其在長時間站立或走路時更為重要。
  • 鞋杯(後跟部位)不宜過軟,應有足夠支撐力,鞋底厚度和鞋墊的緩衝功能也需保持良好,磨損嚴重的鞋子應及時更換。
  • 避免鞋頭過窄,以免擠壓足部,造成壓力集中,影響足底筋膜健康。
  • 穿拖鞋時應選擇有氣墊底、良好包覆性及足弓支撐的款式,避免穿著夾腳拖等缺乏支撐的拖鞋。
  • 對於需要穿高跟鞋的場合,可搭配鞋墊以減輕前足負擔,並建議平時攜帶舒適鞋款替換,減少足部壓力。

此外,除了選擇合適鞋子,配合復健運動、拉伸小腿與足底筋膜、按摩及適度休息,能有效緩解症狀並促進恢復。

總結來說,足底筋膜炎患者應選擇舒適、支撐性佳、緩衝效果良好且鞋跟不高的鞋子,避免長時間穿著高跟鞋或硬底鞋,以減少足底筋膜的負擔,促進足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