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肛裂與牛奶蛋白過敏都可能導致血便,但兩者的成因、症狀及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
肛裂導致血便
肛裂是小兒便血的常見原因之一,通常因便秘或大便過硬造成肛門皮膚裂傷。症狀包括解便時劇烈疼痛,嬰幼兒可能因疼痛而哭鬧不止。血便多為鮮紅色,呈間歇性出血,血跡常見於大便表面或衛生紙上,嚴重時鮮血甚至會滴入馬桶。 -
牛奶蛋白過敏導致血便
牛奶蛋白過敏多見於3個月以下嬰兒,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如腹瀉、腹痛、腹脹,糞便中帶有少量血絲或黏液,但通常不會有肛裂的疼痛症狀。血便可能持續且伴隨其他過敏症狀,如食慾不振、皮膚疹。若嬰兒對牛奶蛋白過敏,改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避免母乳中攝取牛奶製品,常能改善症狀。
如何區分與處理
項目 | 肛裂血便 | 牛奶蛋白過敏血便 |
---|---|---|
出血特徵 | 間歇性鮮紅血,伴隨排便疼痛 | 持續性少量血絲,無明顯疼痛 |
伴隨症狀 | 排便時哭鬧、疼痛 | 腹瀉、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皮疹 |
血便位置 | 血液多在大便表面或衛生紙上 | 血液與糞便混合,帶黏液 |
治療方式 | 改善便秘、保持肛門清潔、局部護理 | 改用水解蛋白奶粉、避免牛奶蛋白攝取 |
若寶寶出現血便,建議家長觀察血色、伴隨症狀及排便情況,並儘速就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