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嚴重時的藥物輔助治療主要依據便秘的類型與嚴重程度選擇,並且通常在生活型態調整(如增加纖維攝取、充足水分及運動)無效後使用。以下為常見藥物類型及使用時機:

1. 大便膨鬆劑(Bulk-forming laxatives)

  • 作用原理:吸水膨脹使大便體積增加,刺激腸道蠕動。
  • 藥物例子:Psyllium husk(Metamucil)、Methylcellulose(Citrucel)、Polycarbophil。
  • 使用時機:適合輕中度便秘,作為初步治療,需搭配大量溫水服用,作用時間約12-72小時。

2. 軟便劑與潤滑劑(Emollient laxatives & Lubricants)

  • 作用原理:使大便吸水變軟,或潤滑腸道,促進排便。
  • 藥物例子:Docusate sodium、礦物油。
  • 使用時機:適用於大便乾硬者,作用時間約6-8小時,通常用於短期緩解。

3. 滲透型瀉劑(Osmotic laxatives)

  • 作用原理:增加腸腔內水分,軟化糞便並促進排便。
  • 藥物例子:乳果糖(Lactulose)、氧化鎂。
  • 使用時機:中度至重度便秘,口服或直腸給藥,見效時間約0.5-48小時。

4. 刺激型瀉劑(Stimulant laxatives)

  • 作用原理:刺激腸道黏膜,增加腸蠕動。
  • 藥物例子:Senna、Bisacodyl。
  • 使用時機:短期使用,通常睡前服用,適用於其他藥物無效時,但不建議長期使用以避免依賴及副作用。

5. 新型藥物

  • Elobixibat:抑制迴腸膽汁酸轉運,增加糞便頻率並軟化糞便,已在日本用於慢性便秘。
  • Lubiprostone:活化腸道氯離子通道,增加腸液分泌,軟化大便。
  • Prucalopride:5-HT4受體促進劑,促進腸蠕動,適用於功能性便秘及鴉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
  • PAMORAs(周邊作用的μ-鴉片受體拮抗劑):專門治療鴉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

使用時機總結

  • 輕度便秘:先從增加纖維、水分及運動開始,必要時使用大便膨鬆劑或軟便劑。
  • 中度便秘:可使用滲透型瀉劑或軟便劑。
  • 嚴重或慢性便秘:考慮刺激型瀉劑或新型促動劑藥物,並需醫師評估避免長期依賴。
  • 特殊情況:如鴉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使用PAMORAs較為適合。
  • 持續超過三週且自我調整無效,應尋求醫療協助,排除腸道功能異常或結構性問題。

注意事項

  • 藥物使用前應先評估便秘原因,避免自行長期服用瀉劑。
  • 長期使用刺激型瀉劑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及腸道依賴。
  • 服藥期間仍需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以促進腸道健康。

所以,便秘嚴重時的藥物治療需依個人狀況選擇合適藥物,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長期依賴及副作用,必要時結合生活型態調整與醫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