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家庭合作輔導網路成癮學生的策略,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面向來進行:

1. 教育與預防:

  • 學校應進行網路使用行為教育,透過課程灌輸正確使用網路的觀念,說明網路成癮的嚴重性及預防方法,幫助學生合理控制上網時間。
  • 提供人際關係、溝通技巧及自尊提升等課程,強化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減少因孤獨或社交障礙而沉迷網路的風險。
  • 推動網路健康教育與初級預防宣導,建立預警制度,及早發現有網路成癮傾向的學生。

2. 家校合作與親職教育:

  • 學校應與家長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與親職教育課程,讓家長了解網路成癮的成因與影響,學習有效的管教與引導方法。
  • 鼓勵家長陪同孩子上網,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與網路使用狀況,及時發現異常行為。
  • 教育部及相關機構也會舉辦工作坊,分享數位使用教養策略與親子溝通技巧,推廣正向管教,協助學生擺脫網路沉迷。

3. 多層次輔導與資源整合:

  • 學校應建立三級輔導體系,包括健康促進、初級預防、次級介入及三級心理諮商與治療,結合教師、輔導人員、心理師及社會工作師等專業力量,提供全方位支持。
  • 善用社區資源,與家庭共同合作,形成支持網路成癮學生的網絡,確保輔導措施的連續性與有效性。

綜合以上,學校與家庭合作輔導網路成癮學生的策略,重點在於教育預防、親職支持與多層次專業輔導的結合,透過正確的網路使用教育、親子有效溝通及專業介入,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減少網路成癮問題的發生與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