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對學生網路成癮的輔導與預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1. 多層次輔導與預防策略
教育部參考專家學者意見,推動五大層次輔導對策,結合學校三級輔導體系,強化學生網路成癮的預警篩選與輔導機制。這些層次包括:
- 建立學生網路健康使用習慣的預防宣導
- 教師辨識能力的增能輔導
- 個案管理與追蹤
- 連結醫療系統提供必要的矯治性治療
- 運用社區及校外資源(教育、醫療、警政、司法、社福等)協助推動防治計畫。
2. 家庭與學校層面的輔導策略
- 協助學生建立多元化的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避免過度依賴網路,並教導處理人際衝突的方法。
- 幫助學生釐清生活目標與學習時間規劃,協助其調適壓力,避免將上網當作逃避壓力的方式。
- 重要他人(如家長、師長)對學生網路使用的適度規範與支持。
3. 校園網路沉迷預防機制
- 透過健康促進層次的策略,不僅預防網路成癮,也促進師生網路心理健康。
- 提升師生網路使用能力與安全觀念,建立網路專業倫理與使用規範,營造優質網路文化與學習環境。
- 透過發展性與預防性的輔導措施,避免網路成癮與相關心理問題的發生。
- 強化老師、學生與家長對網路成癮的認識與輔導知能,促進良好的人際互動與家庭關係。
4. 具體執行方式
- 設計融入式課程,涵蓋網路使用禮儀、網路交友安全、網路法律等主題,提升學生資訊安全素養。
- 召開個案研討會與輔導網絡會議,針對嚴重網路成癮學生進行個案管理與跨部門協作。
綜合來看,教育部透過結合學校、家庭、醫療及社區資源,採取多層次、跨領域的輔導與預防措施,致力於有效防範與輔導學生網路成癮問題,並推動健康、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