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型扁平(扁頭綜合症)主要是因為嬰兒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導致頭骨局部受壓而變形,常見於後腦杓扁平或一側扁平,甚至可能引起臉部不對稱。
可能引發的後遺症
- 外觀不對稱:頭骨一側扁平,雙耳、雙眼位置不對稱,額頭前凸或大小臉等。
- 顎骨偏移:嚴重者可能影響口腔顎骨結構,造成咬合問題。
- 發育遲緩:部分研究指出,扁頭綜合症嬰兒可能面臨短期及長期的發育遲緩風險,尤其是視力與聽力的發育問題。
- 學習障礙:因為可能影響腦部發育,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學習遲緩。
- 斜頸:約半數扁頭寶寶同時患有斜頸,影響頭部轉動能力,需要物理治療。
不過,姿勢性頭型異常本身並非疾病,只要腦部有足夠空間成長,通常不會直接影響腦部發育。
預防方法
- 避免長時間同一姿勢:讓嬰兒多變換頭部位置,避免長時間側睡或仰睡導致局部受壓。
- 增加腹部時間(Tummy time):讓嬰兒趴著玩耍,促進頸部肌肉發展與頭部活動,減少扁頭風險。
- 及早治療斜頸:若發現嬰兒頸部肌肉緊繃或轉頭困難,應及早接受物理治療。
- 矯正頭盔治療:4個月至18個月大是黃金治療期,醫師會為嬰兒訂製矯正頭盔,幫助頭型恢復正常。頭盔輕便,日常可佩戴,不影響嬰兒活動。
總結來說,頭型扁平若及早發現並適當處理,多數情況可改善且不會造成嚴重後遺症。家長應注意嬰兒頭型變化,並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與姿勢變換,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