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要避免寶寶頭型睡扁,常見錯誤及預防方法如下:
常見錯誤:
- 寶寶長時間固定仰睡且頭部總是朝同一側,導致頭骨受壓不均,容易形成扁頭或斜頭。
- 餵奶或抱寶寶時,習慣固定一邊,缺乏頭部方向的變換。
- 過度讓寶寶躺著,缺少趴睡時間或直立抱姿,導致頸部肌肉發育不足,增加頭型變形風險。
- 使用不當的頭部固定工具或過度依賴防扁頭帽,忽略寶寶頭部自然活動。
避免寶寶頭型睡扁的建議:
-
讓寶寶仰睡,但定時變換頭部方向
寶寶睡覺時,父母應該每隔一段時間輕輕調整寶寶頭部方向,避免長時間壓迫同一側。利用聲音或光線吸引寶寶轉頭,促進頭部左右活動。 -
餵奶及抱寶寶時交替方向
餵奶時不要固定一邊,抱寶寶時也要左右手交替,避免頭部長期受壓於同一側。 -
適時讓寶寶趴臥(Tummy Time)
在寶寶能自行抬頭後(約出生後幾週至一個月),每天多次讓寶寶趴著活動,每次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並且大人需在旁監看。趴臥有助於肩頸肌肉發育,減少頭型變形。 -
多讓寶寶直立抱著或使用嬰兒背帶
讓寶寶離開嬰兒床,直立抱著或背著,減少頭部長時間受壓,促進顱骨均勻發育。 -
輕柔按摩及抬頭運動
父母可以輕輕按摩寶寶頭部及頸部,並鼓勵寶寶做抬頭運動,幫助肌肉放鬆及發展。 -
避免趴睡睡覺
雖然趴睡有助肌肉發展,但因與嬰兒猝死症風險相關,睡覺時仍應讓寶寶仰睡,趴睡僅限於清醒時的活動時間。
透過以上方法,新手爸媽可以有效預防寶寶頭型因睡姿不當而變扁,促進寶寶頭部及頸部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