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私密處感染的常見原因與體質變化

產後女性由於身體經歷劇烈的生理變化,私密處感染的風險會明顯增加。以下整理常見原因與體質上的改變:

常見感染原因

  • 產道損傷: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子宮頸裂傷、陰道開口變大,傷口若未妥善清潔,容易引發細菌感染。
  • 荷爾蒙變化:產後女性賀爾蒙(如雌激素、黃體素)急速下降,導致陰道黏膜變薄、乾澀,降低局部抵抗力,使病原體易入侵。
  • 衛生習慣不當:產後若未正確清潔私密處,或使用不當的清潔產品,可能破壞陰道正常菌叢平衡,增加感染機會。
  • 免疫力下降:產後媽媽常因照顧新生兒而過度勞累,導致免疫力降低,容易反覆感染。
  • 細菌或黴菌感染:常見如白色念珠菌(黴菌)、大腸桿菌等,可能因陰道酸鹼值改變或衛生問題而滋生。

體質變化

  • 陰道黏膜變薄:產後荷爾蒙減少,陰道黏膜壁變薄,容易乾澀、搔癢,也較易受刺激或感染。
  • 分泌物改變:產後荷爾蒙恢復期間,陰道分泌物可能持續較多,若分泌物顏色、氣味異常(如黃綠色、泡沫狀),應警覺感染可能。
  • 局部抵抗力降低:陰道黏膜與正常菌叢的保護力下降,使細菌、黴菌等病原體更容易繁殖。

預防與護理建議

  • 產後清潔應由前往後(尿道往肛門)方向,避免肛門細菌污染會陰傷口。
  • 使用溫水或醫師建議的清潔液清洗,避免過度清潔或使用刺激性產品。
  • 穿著寬鬆、透氣的棉質內褲,保持私密處乾燥。
  •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提升免疫力。
  • 若有反覆感染或異常分泌物,應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產後私密處感染雖常見,但透過正確的護理與生活習慣,多數情況可有效預防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