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賣家面對平台自營店競爭的經營困境主要包括價格戰壓力大、利潤空間被壓縮、平台收費提高,以及自營店利用資源優勢搶占市場,導致賣家生存空間縮小,經營風險加劇。

具體來說:

  • 價格競爭激烈:蝦皮平台鼓勵賣家降價以提升商品曝光和轉換率,賣家為了維持排名和銷量,不得不持續降價,造成利潤大幅下滑。

  • 平台自營店的競爭:蝦皮自營店(如「蝦皮特選-當日到貨」)利用平台數據優勢、規模優勢和物流資源,能提供更低價格和更快配送,普通賣家難以抗衡,形成直接競爭。

  • 平台收費與費用增加:蝦皮近年調漲手續費、金流服務費、免運活動費等,增加賣家經營成本,毛利率下降,部分營收高的賣家仍面臨淨利下滑甚至收攤。

  • 平台角色矛盾:蝦皮既是賣家的平台又是競爭者,利用數據和資源優勢「既當裁判又當選手」,使賣家處於不利地位。

  • 賣家應對策略:賣家需尋求差異化經營,如建立自有品牌官網,減少對平台的依賴,提升品牌價值和客戶忠誠度;同時加強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避免陷入單純低價競爭。

所以,蝦皮賣家面對自營店的競爭困境,是因為平台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直接搶占市場,並透過價格戰和收費機制壓縮賣家利潤,賣家必須調整經營策略,尋找差異化和多元化發展路徑,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