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賣家評價功能在近年來有幾項重要變動,並引發用戶(特別是賣家)多方面的反饋,主要可從以下幾點整理:
1. 評價功能變動重點
- 買家可對未取貨訂單給予評價:自2017年起,蝦皮開放買家對超商未取貨的訂單也能給予評價,但買家無法收到賣家評價,避免報復性評價的產生。
- 評價對商品排序影響加強:2025年蝦皮演算法明確將評價數量與平均星等(需≥4.5星)作為商品曝光排序的重要依據,評價多且高星等的商品會獲得較高曝光。
- 優選賣家資格與評價門檻調整:2025年7月8日起,優選賣家必須保持賣場評價≥4.8顆星,且訂單未完成率、延遲出貨率等指標也有嚴格限制,評價成為維持優選資格的關鍵條件之一。
2. 與免運補貼方案綁定的評價影響
- 2025年蝦皮強制要求優選賣家參加免運補貼方案,未參加者無法取得或維持優選資格,這間接影響賣家的評價與曝光機會,因為優選資格與流量資源綁定。
- 免運補貼方案的強制參與引發部分賣家不滿,認為是被迫繳交額外活動服務費,增加經營成本,對小型賣家競爭力造成壓力。
3. 用戶反饋彙整
- 賣家反饋:多數賣家對強制參與免運補貼方案感到壓力,認為成本增加且競爭不公平,尤其是小型賣家可能因此被迫退出蝦皮平台或轉向其他通路。
- 買家反饋:買家可對未取貨訂單評價的功能提升了交易透明度與賣家責任感,但也有部分買家反映評價機制仍有不完善之處。
- 整體評價機制趨嚴:蝦皮加強評價門檻與訂單完成率等指標,促使賣家更重視服務品質與出貨效率,但也增加了經營難度。
綜合來看,蝦皮賣家評價功能的變動主要是為了提升交易品質與平台整體服務水準,但同時也帶來賣家成本增加與經營壓力,尤其是與免運補貼方案的強制綁定,引發不少賣家的負面反饋。未來賣家需更加注重評價維護與服務效率,才能在平台競爭中保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