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玩具中重金屬與有害物質的檢測與規範,主要依據台灣的國家標準 CNS 4797 系列,特別是 CNS 4797-2「玩具安全-特定元素遷移」標準,對玩具中八種重金屬(銻Sb、砷As、鋇Ba、鎘Cd、鉻Cr、鉛Pb、汞Hg、硒Se)及八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進行嚴格限制,確保不超過最大容許濃度,保障嬰幼兒安全。

具體規範與檢測重點如下:

  • 重金屬限量標準(以 mg/kg 計):

    • 銻(Sb):60
    • 砷(As):25
    • 鋇(Ba):1000
    • 鎘(Cd):75
    • 鉻(Cr):60
    • 鉛(Pb):90
    • 汞(Hg):60
    • 硒(Se):500
      這些限量適用於除塑形黏土及指畫油彩外的所有玩具材料。
  • 塑化劑限制:

    • 包含 DMP、DEP、DEHP、DBP、BBP、DINP、DIDP、DnOP 等8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總和不得超過1%(重量比)。
  • 檢測方法:

    • 以化學性安全檢測(CNS 4797-2)測定重金屬溶出濃度,確保不超標。
    • 物理性安全檢測(CNS 4797-3)檢查玩具的形狀、尖銳邊緣、小零件等,防止物理傷害。
    • 耐燃性檢測(CNS 4797-1)確保玩具材料不易燃燒。
    • 電驅動玩具另有專門檢測標準(CNS 14276)。
  • 法規與標示:

    • 玩具必須符合商品檢驗法規定,取得商品檢驗標識,並有中文標示,方便消費者辨識安全合格產品。
    • 市場抽檢顯示多數玩具符合重金屬及塑化劑標準,但仍有少數產品因標示不符或重金屬超標被通報。
  • 國際標準參考:

    • 美國 ASTM F963-16 標準也對14歲以下兒童玩具的重金屬含量與安全性有明確規範,與台灣標準類似,強調防止毒性及物理傷害。

綜合以上,台灣對寶寶玩具中重金屬與有害物質的檢測與規範非常嚴格,涵蓋重金屬含量、塑化劑、物理安全與耐燃性等多項指標,並透過國家標準 CNS 4797 系列及商品檢驗法強制執行,保障兒童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