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購買的危險玩具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強力磁珠、強力鋼珠(巴克球)玩具:3歲以下幼兒誤食可能導致腸阻塞、腸壞死,甚至死亡案例,風險極高。
  • 顏色過於鮮豔的玩具:可能含有有害化學物質,顏料易脫落,孩子邊玩邊吃可能中毒。
  • 含有有毒化學物質的史萊姆黏土:可能含硼砂,長期接觸易引發過敏性皮膚炎。
  • 捲尺類裝扮玩具:使用後可能露出金屬捲片,易割傷。
  • 絨毛玩具含劣質填充物:可能引發呼吸道感染、皮膚過敏。
  • 體積過大海綿玩具:3歲以下幼兒可能被壓迫窒息。
  • 氣球爆裂碎片:易被吸入造成窒息。
  • 繩索超過20公分的玩具:可能導致繞頸窒息或絆倒跌傷。
  • 玩具槍、彈弓、飛鏢等彈射玩具: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
  • 體積小的積木或飾品:易誤食或吸入氣管。
  • 吹泡泡液體:多為鹼性,易腐蝕皮膚或刺激呼吸系統。
  • 噪音過大玩具:可能損害聽覺系統。
  • 會噴水的洗澡玩具:可能藏有細菌,增加感染風險。

安全標章的重要性:

  • 商品安全標章(如台灣的「燕尾標誌」、ST安全玩具標章、CE安全玩具標章)是玩具安全的基本保障,代表該玩具已通過相關安全檢驗,符合健康、環保及安全規範。
  • 購買有安全標章的玩具,若使用時發生意外,消費者可依標章訂定的慰助標準申請補償。
  • 無安全標章的玩具來源不明,可能含有有害物質或設計不良,建議直接避免購買。
  • 家長購買玩具時應仔細查看包裝上的安全標章及詳細中文說明,並注意玩具適用年齡及警語。
  • 政府及消費者保護團體持續推動玩具安全宣導,家長應多加留意並教育孩子正確使用玩具。

總結:避免購買含有小零件、強力磁珠、過於鮮豔含毒顏料、易割傷或窒息風險的玩具,並優先選擇有官方安全標章認證的產品,是保障兒童玩具安全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