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的機制

流感疫苗的主要價值,並非完全防止感染,而是顯著降低感染後的嚴重度、併發症、住院與死亡風險。即便接種疫苗後仍可能感染流感,但症狀通常較輕微,且重症與死亡的發生率明顯下降。

科學證據與保護效果

  • 降低重症風險:研究顯示,流感疫苗對18歲以上成人因流感住院的保護力約41%,入住加護病房的重症保護力可達82%。對於65歲以上長者,本土資料顯示可降低重症風險達75.1%,30天內全死因死亡保護力達65.7%。
  • 減少住院與死亡:大型研究指出,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27%的肺炎患者住院,並避免48%因流感引發的死亡病例。對於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疫苗還能減少原有疾病惡化與急性發作的風險。
  • 兒童與孕婦:幼兒完整接種可降低因流感住院率達70%,6~12個月嬰兒預防效果約80%。孕婦接種除降低自身流感與住院風險,也能減少新生兒感染。

作用原理

流感疫苗透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針對疫苗所含的病毒株提供保護。當實際感染流感病毒時,這些抗體能迅速辨識並中和病毒,減輕病毒對身體的傷害,從而降低重症、肺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

公共衛生意義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不僅保護個人,還能減少病毒在社區中的傳播,降低醫療與社會成本。尤其在高風險族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嬰幼兒)中,疫苗接種更是預防流感相關重症與死亡的核心策略。

小結

「流感疫苗在醫學上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要避免重症以及住院率。研究指出,施打流感疫苗,能夠降低大約6成因為流感併發症(休克、喘、敗血症等)而住院的機率。」

流感疫苗雖無法100%預防感染,但能大幅降低感染後的嚴重度、住院與死亡風險,是預防流感重症最有效且安全的公共衛生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