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叫媽媽時的行為反映出一種依附行為,這種行為與寶寶對主要照顧者的安全感密切相關。當寶寶叫媽媽,表示他們在尋求關注與安慰,這是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重要表現。
寶寶在6至12個月大時,會開始發展出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並且會在分離時表現出分離焦慮,這是正常且健康的情緒反應。安全依附型的寶寶在媽媽身邊時能放心探索環境,媽媽離開時會哭鬧,但當媽媽回來後能迅速被安撫,這種依附關係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進而有助於他們未來的人際信任與情緒調節。
寶寶叫媽媽的行為,從心理學角度看,是他們透過呼喚主要照顧者來獲得情緒支持與需求回應的方式。當媽媽能及時且適當地回應寶寶的呼喚,寶寶會逐漸建立起「我表達需求會被回應」的信任感,這是安全依附形成的基礎。這種安全感不僅促進寶寶的情緒穩定,也有助於他們日後的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
此外,寶寶對媽媽的叫喚也反映出他們對熟悉聲音和氣味的辨識能力,這種辨識能力是依附關係發展的生理基礎。媽媽溫柔的聲音和撫觸能活化寶寶的大腦,增強寶寶的安全感與情緒調節能力。
所以,寶寶叫媽媽是依附行為的表現,這種行為與寶寶對媽媽的安全感密切相關。透過媽媽及時且溫柔的回應,寶寶能建立穩固的安全依附,促進健康的情緒發展與未來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