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只認媽媽抱抱的原因
生理與感官發展
寶寶從出生起,就對母親的氣味、聲音、體溫特別敏感。嗅覺神經在胎兒時期已開始發育,母親羊水的氣味是寶寶最早接觸的氣味,因此寶寶天生就能辨認母親的味道,並對其產生強烈的依戀。這種氣味結合母親的聲音與懷抱,能讓寶寶感到安心與被保護。
主要照顧者的角色
在大多數家庭中,媽媽通常是主要照顧者,負責餵奶、安撫、陪伴等日常照顧。寶寶會將這些照顧行為與媽媽連結,形成強烈的依附關係。當寶寶感到不安、害怕或需要安慰時,自然會優先尋求媽媽的懷抱。
認知與情緒發展
約6~8個月大時,寶寶的認知能力提升,開始能辨認並區分主要照顧者與其他人。此時,寶寶對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會產生焦慮,表現出「只認媽媽抱」的行為,這是正常的情緒發展過程,並非「不喜歡」其他人,而是對安全感的強烈需求。
寶寶的心理需求
安全感與依附
寶寶需要透過親密的身體接觸(如抱抱)來建立安全感。擁抱能讓寶寶感受到被保護、被愛,進而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若此時未能獲得適當回應,可能影響寶寶未來的情緒發展與人際互動。
情緒安撫與穩定
當寶寶哭泣、害怕或不安時,媽媽的懷抱能迅速安撫情緒,這是因為寶寶將媽媽與「安全」、「舒適」畫上等號。這種連結有助於寶寶情緒的穩定與自我調節能力的發展。
探索世界的基礎
安全的依附關係是寶寶探索外界的重要基礎。當寶寶知道有媽媽作為安全堡壘,會更有勇氣嘗試新事物,逐步發展獨立性。
常見誤解與建議
- 不是教養問題:寶寶只認媽媽抱,並非教養不當或過度寵溺,而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
- 爸爸與其他家人的角色:隨著寶寶成長,與其他家人(如爸爸、祖父母)的互動增加,依附對象會逐漸多元化。建議家人多參與照顧,建立信任感。
- 回應寶寶需求:適時回應寶寶的抱抱需求,有助於建立安全感,避免形成不安全依附。
小結
寶寶只認媽媽抱抱,主要源於對母親氣味、聲音、懷抱的熟悉與依戀,以及對安全感的本能需求。這是嬰幼兒情緒與認知發展的正常過程,家長無需過度擔心,反而應理解並支持寶寶的心理需求,為其健康成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