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通常在9到18個月之間開始有意義地叫「媽媽」。這個階段稱為始語期,寶寶會開始學習用有意義的單字與大人互動,例如「媽媽」這類詞彙,並且能根據情境表達需求或情感。
具體語言發展階段與時間點如下:
-
0-6個月:寶寶發出無意義的聲音,如「咕咕聲」、「ㄅㄚ」、「ㄇㄚ」等,這是語言的準備期與呀語期,主要是聲音模仿與口腔動作的練習,尚未有語意。
-
6-9個月:寶寶開始嘗試子音+母音的組合(如ba、ma、da),但多為無意義的重複音節,屬於牙牙學語期。
-
9-10個月:寶寶會發出連續的無意義音節,如「ㄇㄚㄇㄚㄇㄚ」,並開始對名字有反應,但還未必能有意義地叫「媽媽」。
-
9-18個月:寶寶進入始語期,開始用單字表達意思,能有意義地叫「媽媽」,例如用「媽媽」表示想要媽媽、呼喚媽媽或表達情感。
家長觀察到寶寶有意義地叫「媽媽」的時間會有個體差異,有些寶寶約在7-9個月開始嘗試,有些則可能到1歲左右才明顯表現。
所以,寶寶開始有意義地叫「媽媽」多半出現在9個月以後,最典型是在1歲左右,這是語言從聲音模仿轉向真正語意表達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