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常存在於塑膠地墊、玩具與文具中,尤其是含有PVC(聚氯乙烯)材質的產品中。這些塑化劑如鄰苯二甲酸酯(DEHP)被廣泛用於增加塑膠的柔軟度,但因其具環境荷爾蒙(內分泌干擾物)特性,對兒童健康可能造成發育、免疫及行為方面的影響。

具體來說:

  • 塑膠地墊:PVC地板和巧拼地墊是塑化劑的重要來源。研究發現,使用PVC地板的家庭中,兒童尿液中的鄰苯二甲酸酯濃度比未使用者高出15倍,且灰塵與兒童手部擦拭樣本中塑化劑濃度也明顯偏高。此外,某些塑膠地墊還可能含有甲醯胺等有毒物質,對兒童健康構成風險,台灣環保署已禁止甲醯胺用於14歲以下兒童玩具及塑膠地墊。

  • 玩具:塑膠玩具、游泳圈、裝扮衣飾等常被檢出含有超標塑化劑。2017年台灣調查顯示約20%來路不明或未標示安全合格的玩具及軟墊含有禁用的有害塑化劑。歐盟自1999年起已針對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嚴格限制塑化劑含量。

  • 文具:市售塑膠文具如橡皮擦、塑膠墊板、握筆器等也常含有過量塑化劑。2011年及2015年台灣標檢局與消基會調查發現,部分文具塑化劑含量超標,可能透過皮膚接觸或口腔攝入影響兒童健康,導致性早熟、男性生殖異常等問題。

所以,塑化劑在塑膠地墊、玩具與文具中普遍存在,且部分產品塑化劑含量超標,對兒童健康構成長期潛在風險。建議選購時注意產品是否有安全合格標示,避免使用來路不明或標示不全的塑膠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