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與維持兒童刷牙習慣的策略主要包括從嬰幼兒期開始逐步培養,結合正確刷牙技巧教學與趣味化引導,並持續家長監督與鼓勵。

具體策略如下:

  • 早期開始與適應期(0-2歲):寶寶第一顆乳牙長出後即開始用牙刷清潔,重點是讓孩子習慣固定刷牙時間(如飯後、睡前),可用紗布擦拭口腔,避免細菌傳染。

  • 刷牙技巧分階段教導:

    • 2-3歲時,乳牙大多長齊,透過分組刷牙(每2-3顆牙齒一組,刷2-3秒)幫助孩子掌握刷牙區域,降低遺漏。
    • 教授「貝氏刷牙法」等正確刷牙方式,刷毛與牙齦交界處輕刷,角度約45-60度。
  • 培養自主刷牙能力:

    • 讓孩子從小「玩」牙刷,自己嘗試刷牙,逐步建立自理能力。
    • 換牙期(約6歲起)鼓勵孩子自主刷牙,家長負責檢查並加強重點區域刷牙,協助使用牙線直到小學中高年級。
  • 增加刷牙趣味性與動機:

    • 利用故事(如「牙齒小怪獸」)、刷牙歌曲、互動計時APP等方式提升孩子刷牙興趣與專注力。
    • 鼓勵孩子刷完牙吐掉多餘牙膏並漱口,養成良好習慣。
  • 家長角色與監督:

    • 六歲以下孩子手部肌肉尚未發育成熟,需家長協助刷牙並監督。
    • 定期更換牙刷(約3個月一次),選擇柔軟細毛且刷頭小的兒童牙刷,避免牙齦受傷。
  • 飲食與口腔衛生習慣配合:

    • 減少夜間餵奶後直接睡覺,避免蛀牙風險。
    • 使用含氟牙膏(1000ppm以上)並控制用量,幫助防蛀。

這些策略結合科學刷牙方法與心理行為引導,有助於孩子從小養成正確且持久的刷牙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