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旅價格普遍偏高,導致部分民眾覺得出國旅遊反而更划算。根據2025年的分析,雖然本地旅遊在交通和餐飲方面相對親民,但住宿費用偏高,成為國旅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例如,旅宿業取消一次性備品政策後,業者以加購備品包等方式變相調漲價格,增加旅遊成本。

另一方面,出國旅遊尤其是前往東南亞等地的費用相對合理,且整體CP值較高,吸引不少民眾選擇出國旅遊。2025年本地旅遊市場規模約5364億元,海外入境旅遊市場約3569億元,但出境旅遊消費首次突破1兆元,顯示出國旅遊需求強勁且消費意願高。

此外,從外國遊客角度看,本地的美食和交通費用非常親民,餐飲一餐約新台幣325元以下,公車和捷運票價也低廉,這使得本地旅遊在非住宿成本上具競爭力。然而,國內旅遊因住宿費用高昂,導致許多本地旅客寧願選擇短途一日遊或出國旅遊,形成「用腳投票」的現象。

綜合來看:

項目 國內旅遊 出國旅遊
住宿費用 較高,為主要成本負擔 相對合理,部分地區CP值較高
交通費用 親民(公車、捷運票價低) 依目的地不同,整體交通成本較高
餐飲費用 親民,約新台幣325元以下一餐 依地區不同,部分地區餐飲便宜
消費市場規模 約5364億元,成長趨緩 出境旅遊消費突破1兆元,成長強勁

因此,國旅價格高主要來自住宿成本,出國旅遊費用在整體CP值上更具吸引力,尤其是短期旅遊者更傾向選擇出國。若希望提升國旅吸引力,降低住宿成本將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