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生兒體溫調整穿著與環境溫度,主要原則是以寶寶軀幹(如後頸、背部)皮膚的溫度感受為判斷依據,並採用「洋蔥式穿搭」方便隨時增減衣物。

  • 判斷寶寶是否冷或熱:用手輕觸寶寶後頸或背部,若皮膚感覺稍涼,表示寶寶可能冷,需要多穿衣服;若皮膚溫暖甚至濕熱,表示寶寶穿太多,應減少衣物。手腳溫度不一定準確,因為手腳容易受環境影響。

  • 穿著原則:冬天建議多層薄衣服(洋蔥式穿法),方便根據室內溫度和寶寶活動狀況增減衣物,避免過厚導致過熱出汗。

  • 環境溫度調整:室內保持適宜溫度並通風,避免悶熱。若寶寶體溫偏高,先檢查是否穿太多衣服或室內不通風,適時減少衣物並幫寶寶擦乾汗水,防止著涼。

  • 降溫方法:若寶寶發燒或體溫過高,可用32~34度溫水擦拭頭頸、腋下、腿部,幫助散熱。

  • 測量體溫:新生兒體溫正常範圍約為肛溫36.8~37.7°C,腋溫約36.6~37.5°C。測量時應選擇適合的方法並注意衛生。

所以,調整新生兒穿著與環境溫度時,應以寶寶軀幹皮膚溫度為主判斷,採用多層薄衣方便調整,保持室內通風與適溫,並注意寶寶是否有出汗或寒冷徵兆,適時增減衣物及調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