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世代間對社群媒體使用的觀感與溝通挑戰主要來自於世代間使用習慣與偏好的差異,以及對社群媒體風險的認知落差。
世代差異與使用習慣:
- 家長世代(尤其45歲以上)多偏好使用LINE和Facebook,較保守且專注於熟悉的平台;而25-44歲的家長則較多元,會使用多種平台並偏好視覺化、短影音內容。
- 兒少世代(α世代、Z世代)則是網路原生世代,對新興社群媒體如抖音(TikTok)非常熟悉且依賴,使用頻率高,且使用範圍涵蓋學習、娛樂、交友等多面向。
溝通挑戰:
- 家長往往對兒少使用社群媒體的內容與風險掌握不足,容易低估孩子的使用熟練度與網路世界的複雜性。
- 兒少可能因為家長不了解新平台或限制過嚴,導致親子間缺乏有效對話與信任,影響親子關係的連結。
- 家長較保守的媒體使用態度與兒少多元且即時互動的需求存在落差,造成溝通上的隔閡。
- 兒少面臨網路霸凌、誤入不當內容等風險,家長若缺乏足夠的數位素養與情境識讀能力,難以有效指導與保護。
建議方向:
- 增進親子雙方對社群媒體的共同理解與開放對話,建立信任與支持的溝通環境。
- 家長應提升自身數位素養,理解新興平台的特性與風險,培養兒少的情境識讀能力,而非單純禁止使用。
- 透過共同參與與討論,促進世代間的媒體使用共識,減少誤解與衝突。
總體而言,親子世代間的社群媒體觀感差異與溝通挑戰,核心在於世代使用習慣的不同與對數位風險的認知落差,需透過雙向理解與溝通策略來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