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教養的行為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尊重他人與遵守規範:孩子能理解並遵守家庭或社會訂定的行為規範,知道什麼行為是被期待的,並願意配合,例如按時完成作業、遵守遊戲規則、禮貌用語等。

  • 情緒管理能力:當遇到挫折或不如意時,能適當表達情緒,不會用哭鬧、打人或亂丟東西等激烈行為來達到目的,而是能冷靜溝通或尋求協助。

  • 自主與負責任:孩子能在合理範圍內做選擇,並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例如選擇玩具或活動後能收拾整理,願意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

  • 模仿與學習正向行為:孩子會觀察並模仿家長或成人的正確行為,透過示範學習如何與人相處、解決問題,家長的示範對孩子行為養成非常重要。

  • 合作與同理心:能與同伴合作,理解他人感受,展現接納與同理心,避免自我中心的行為,這是良好社交能力的表現。

  • 溝通與表達:能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並願意聆聽他人意見,避免用頂嘴或唱反調來表達不滿。

這些行為表現反映孩子在情緒、社交、自律及責任感等多方面的發展,是教養成功的重要指標。家長在教養過程中,應以一致性的規範、合理的選擇權及正向示範來引導孩子,並在孩子情緒激動時先陪伴處理情緒,再進行行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