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接種後的觀察與醫療建議(台灣地區)如下:

  • 接種後觀察時間:接種HPV疫苗後,建議在接種地點停留觀察至少30分鐘,以監測是否有暈針、過敏反應或其他不適症狀,確保安全後再離開。

  • 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發癢、輕微發燒、頭痛、頭暈、噁心等,通常為輕微至中等程度且持續時間短暫。

  • 接種前注意事項

    • 懷孕或準備懷孕者不宜接種。
    • 有特殊疾病、過敏史、免疫異常、出血性問題或當天身體不適(如發燒)者,應告知醫師並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
    • 若接種後發現已懷孕,停止後續劑次即可,無需過度擔心。
  • 接種當天身體狀況

    • 若體溫低於38℃,通常可接種。
    • 接種後若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應就醫評估是否有其他感染原因,因HPV疫苗本身不會引起HPV感染。
  • 接種後若出現不良反應

    • 建議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接種史。
    • 可撥打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或地方衛生局疫苗諮詢電話尋求協助。
  • 後續健康管理

    • 建議依照疫苗仿單完成所有劑次,以確保完整保護力。
    • 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下且已有性行為3年以上者可考慮自費檢查,持續監測健康狀況。
  • 其他建議

    • 接種時使用較細針頭(如23號或更細)並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以減少出血或血腫。
    • 接種後若感覺暈針,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並適當休息,必要時送醫評估。

以上建議均依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及地方衛生局官方資訊整理,確保接種安全與後續健康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