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在台灣的預防效果主要是預防約70%以上的子宮頸癌,並能降低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陰莖癌及口腔癌等多種與HPV病毒相關癌症的發生風險。疫苗透過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對HPV第16型及第18型(子宮頸癌主要致病型別)有良好保護力,保護效果約可維持8年左右。
安全性方面,HPV疫苗為不活化疫苗,接種後常見副作用多為局部疼痛、紅腫或輕微發燒,整體安全性良好。不建議施打對象包括對疫苗成分過敏者、懷孕或計畫懷孕者、免疫功能異常者或當天有發燒感染症狀者。
台灣政府自2018年起推動國中一年級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接種涵蓋率已達約87%,以期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即使接種疫苗,仍建議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以確保早期發現與治療。
重要重點整理
-
預防效果:
- 預防約70%以上子宮頸癌。
- 降低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陰莖癌、口腔癌等HPV相關癌症風險。
- 保護力主要針對HPV 16型與18型,且有交叉保護效果。
- 保護力約持續8年。
-
安全性:
- 疫苗為不活化疫苗,安全性高。
- 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紅腫、輕微發燒。
- 不適合懷孕、過敏、免疫異常者接種。
-
接種建議:
- 主要建議9至14歲性行為尚未活躍的青少女接種。
- 男女性均可接種,尤其性伴侶多者更建議。
- 接種後仍需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
-
台灣政策:
- 國中一年級女生公費接種,涵蓋率高達87%。
- 政府持續推動以降低子宮頸癌發生與死亡率。
以上資訊均依據台灣相關醫療機構及衛生單位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