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動作發展與身高成長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主要體現在身體成長(如身高和骨骼成熟度)對動作能力的影響上。研究指出,幼兒的身高(或身體長度)是預測其動作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身高增加,幼兒的粗大動作(如走路、跳躍、上下樓梯)和精細動作(如操作玩具、穿脫衣物)能力會逐步提升。
具體來說,1至2歲的嬰幼兒在身高成長的同時,動作能力也呈現明顯進步,例如從能坐、能站,到能獨自行走、上下樓梯等。此外,幼兒在2至4歲時,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指標也隨著身體成長而逐漸成熟,如雙腳離地跳躍、單腳站立、使用三指握筆等。
身高成長的影響不僅來自營養和運動,父母的遺傳因素也占有重要比重,孩子的身高通常會在2至3歲時趨近於父母遺傳的身高百分位,之後沿著該生長曲線持續成長。因此,身高成長與動作發展是相互關聯的,良好的身體成長有助於幼兒動作技能的發展,而適當的身體活動又能促進肌肉和骨骼的健康成長。
所以,幼兒的身高成長是動作發展的重要基礎,兩者相輔相成,良好的身體成長環境(包括營養、運動及遺傳因素)有助於促進幼兒動作能力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