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在多元文化與包容性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能透過故事和圖像幫助兒童認識不同文化,培養尊重、包容與接納的態度,並促進情感認同與同理心的發展。教師利用繪本作為教學素材,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也能讓孩子理解文化差異與共通性,進而促進多元文化的理解與社會共融。
具體來說,繪本能拓展孩子的生活視野,刺激創造力與想像力,並提供情緒抒發的管道,培養善良與關懷之心。此外,繪本中呈現的多元文化故事,有助於新住民子女及本地學生相互理解,減少隔閡,促進文化交流與尊重。例如,有研究以《其實你我都一樣!Nillepu》和《橘色奇蹟》等繪本為例,探討如何從差異中彰顯相同,強調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包容性教育方面,繪本也被用來介紹多元家庭結構、性別平等等議題,幫助孩子從體驗到敘說,真實看見不同家庭與個體的存在,增進社會的理解與接納。整體而言,繪本是推動多元文化與包容性教育的有效工具,能從小培養孩子寬廣的心胸與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