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在情緒教育與價值觀傳遞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故事情節、角色情緒表達及互動活動,幫助孩子認識、理解並管理自己的情緒,進而培養同理心與正向價值觀。

具體來說,情緒繪本常利用擬人化角色和色彩、文字的配合,讓幼兒透過視覺與語言線索理解情緒變化,並引導孩子思考角色的感受與行為,促進情緒覺察與表達能力。例如,《我是情緒的主人》繪本中融入「觀想」技巧,教導孩子透過想像與呼吸調節情緒,增強自信與專注力。

此外,繪本常搭配遊戲或創作活動,如情緒轉轉盤、著色影子等,讓孩子以非語言方式表達內心情緒,提升情緒調節能力與自我掌控感。這些互動過程也有助於孩子理解價值觀,如尊重、包容與責任感,因為故事角色的行為與結果常隱含道德或社會規範。

所以,繪本透過故事情節、角色情緒描繪、視覺符號及延伸活動,成為情緒教育的有效工具,並在潛移默化中傳遞正向價值觀,促進兒童情緒智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