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的存活率與預後與其分期密切相關,且近年來因治療進步而有所改善。

  • 早期黑色素瘤(第0期與第1期):經手術切除後,五年及十年存活率極高,約為99%-100%。這階段若能及早診斷與治療,患者長期無病生存機會大。

  • 中期黑色素瘤(第2期):五年存活率約在60%-80%之間,仍屬較佳預後。

  • 晚期黑色素瘤(第3期與第4期):五年存活率大幅下降,第三期五年存活率不到20%,第四期約15%-20%,十年存活率更低約10%-15%。晚期患者若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抗PD-1藥物Nivolumab)或標靶治療,約有三成患者可存活超過五年,顯示新療法顯著改善晚期預後。

  • 特殊部位黑色素瘤(如頭頸部黏膜惡性黑色素瘤):惡性程度高,復發率及死亡率高,五年存活率僅約20%-40%。術後遠處轉移、腫瘤分期及手術切緣陽性為不良預後獨立危險因素,術後輔助靶向治療可改善生存。

所以,黑色素瘤的預後主要取決於診斷時的分期、腫瘤部位及治療方式。早期發現與手術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晚期患者則因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的進步,存活率有所提升,但整體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