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沒錢生小孩」的看法與經驗分享,名人與網友普遍持有較為現實且憂慮的態度,主要聚焦在經濟壓力與孩子未來生活品質的保障上。
-
名人觀點:前俄羅斯奧運金牌得主曾公開批評窮人生小孩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她以自身在貧困家庭長大的經歷為例,指出父親因宗教因素生了很多孩子卻無法負擔,導致孩子們受苦,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她認為現代避孕技術發達,生養一個孩子已經很吃力,沒錢就不該繼續生育。
-
網友經驗分享:許多台灣網友也表達類似感受。一位25歲女性分享自己家境貧困,父母負債且無保險,自己從高中開始半工半讀,童年缺乏快樂,父親癌末離世後背負龐大醫療債務與照顧家人責任,強烈呼籲「沒錢不要生小孩」,避免讓孩子承擔父母無法負擔的責任。
-
理財與生活品質考量:有網友指出,隨著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生小孩會讓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且「養兒防老」的觀念在現代可能反而變成「養兒啃老」,窮人若把生小孩當作「抽獎」期待孩子翻身,現實卻是階級複製嚴重,微薄薪資難以養活自己,更別說孩子。
-
階級複製與資源不均:部分網友認為,富養與窮養的差距明顯,沒錢生小孩會讓孩子起跑點落後,無法享有音樂、舞蹈等興趣培養的機會,甚至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有人直言「小孩不是你的延續,也不是養老機器,他們應該擁有至少不要拖累自己的起跑線」。
-
社會普遍共識:在少子化與高物價的背景下,許多年輕人因薪資停滯與生活成本高昂,普遍認為「沒錢真的不敢生」,擔心無法給孩子良好生活環境。
綜合來看,無論是名人還是網友,多數認為經濟條件不足時生小孩,可能會讓孩子承受更多困難與限制,呼籲理性評估自身經濟能力,避免讓下一代生活在更艱困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