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的主要原因與治療方法如下:
寶寶拉肚子的常見原因
-
感染
寶寶腸胃道被病毒或細菌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尤其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和沙門氏菌等。感染源可能來自不乾淨的飲用水、奶瓶未消毒、手部衛生不佳或食物不潔。 -
對牛奶蛋白或乳糖不耐症
有些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會引起腹瀉。這種情況下,母乳是最佳選擇,若無法哺餵母乳,可在醫師指導下改用水解蛋白配方奶。 -
配方奶濃度不當
配方奶泡得太濃或太淡,都可能導致寶寶腹瀉或便秘,影響營養吸收。 -
飲食突然改變
從奶粉轉換到副食品時,若食物轉換過快或食物不適合寶寶消化,也可能引起拉肚子。 -
奶量過多
一次餵太多奶會造成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
奶瓶及用具清潔不當
奶瓶、奶嘴及其他哺餵用具若未徹底清潔消毒,容易帶入病菌造成感染。
寶寶拉肚子的治療與照護方法
-
補充水分
腹瀉會導致寶寶水分流失,應增加母乳哺餵次數或補充適合的電解質水,避免脫水。 -
保持衛生
奶瓶、奶嘴及所有哺餵用具需徹底清洗消毒,手部衛生也要做好,避免病菌感染。 -
調整飲食
若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可嘗試水解配方奶或母乳哺餵;配方奶濃度要依說明正確沖泡;副食品轉換要漸進,避免突然改變飲食。 -
觀察症狀
注意寶寶是否有發燒、嘔吐、血便或持續腹瀉等嚴重症狀,若有應立即就醫。
所以,寶寶拉肚子多因感染、飲食不當或過敏引起,家長應從衛生、飲食調整及補水著手照護,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