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家長合作推動正向管教的關鍵在於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協作機制,形成親師生三方的正向循環,促進學生的積極行為與自律能力。
以下是具體做法與重點:
-
共同設立行為與學習基準:教師與家長應共同訂定學生在行為與學習上的目標與標準,當學生達成目標時,家長在家中給予鼓勵與支持,教師則在學校提供相對應的正向增強,形成一致性的正向回饋。
-
定期分享學生學習與行為狀況:教師可不定期與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點滴,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課堂學習,增進家庭與學校間的連結與合作。
-
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教師應學習並運用正向合作的溝通技巧,建立與家長的信賴關係,尤其在面對身心障礙學生時更為重要,透過案例分析增進親師合作。
-
建立正向輔導管教模式:教師與家長密切聯繫,形成支持學生的正向輔導管教模式,必要時可請輔導室協助,安排個案輔導或團體輔導,解決潛在問題。
-
強化情緒管理與避免體罰:教師與家長應學習察覺與控制情緒,避免在憤怒時管教學生,並共同認識體罰的負面影響,推動放棄體罰的共識。
-
鼓勵正向溝通與尊重:透過開放且正面的溝通技巧,教師與家長應聆聽學生的想法與感受,並有效表達期望與需求,減少誤解與衝突,促進情感連結。
綜合以上,教師與家長合作推動正向管教的核心在於「共同目標設定」、「持續溝通分享」、「情緒管理」與「尊重理解」,透過這些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正向發展與良好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