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餵母乳寶寶溢奶是否比瓶餵更常見,根據現有資料顯示:

  • 親餵時母乳流速較自然且較慢,寶寶是靠吸吮來取得奶水,流量較小且較不容易吃太快或吃太多,因此理論上親餵可以減少溢奶的機率。此外,親餵時寶寶吞入空氣較少,也有助於減少胃脹氣和溢奶。

  • 但如果媽媽母乳供應過多或流速過快,寶寶可能會因喝太多或吸入過快而增加溢奶的機率,甚至可能嗆奶。這種情況下,寶寶溢奶反而會較頻繁。

  • 瓶餵時,奶流速度較快且不受寶寶吸吮節奏控制,容易造成寶寶吃太快、吞入較多空氣,這些都會增加溢奶的風險。

  • 整體而言,溢奶是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約有一半嬰兒在出生到3個月大時每天至少溢奶一次,4個月大時約70%嬰兒會溢奶,10至12個月大時逐漸減少。溢奶與餵奶方式有關,但也與寶寶胃食道發育尚未成熟、哭鬧或活動量增加有關。

結論:

  • 親餵母乳因流速較慢且寶寶吸吮控制進食,通常溢奶機率較瓶餵低,但若母乳流速過快或供應過多,親餵寶寶也可能較容易溢奶。

  • 瓶餵因奶流較快且寶寶較難控制進食速度,溢奶機率相對較高。

因此,親餵寶寶溢奶不一定比瓶餵更常見,反而在多數情況下親餵能減少溢奶,但個別情況如母乳過多時則可能增加溢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