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餵寶寶溢奶的原因與生理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寶寶腸胃功能尚未成熟:新生兒的胃容量小,胃與食道之間的括約肌(賁門)發育尚不完全,導致胃內容物容易逆流出來,造成溢奶。這是生理性的現象,通常在寶寶3至4個月大時達到高峰,隨著賁門逐漸成熟及開始吃副食品後會改善。
-
餵奶過程中的因素:
- 過度餵食或餵奶量過多,會增加胃內壓力,引發溢奶。
- 餵奶姿勢不良,寶寶吸奶時容易吞入過多空氣,增加胃脹氣和溢奶的機會。
- 母乳親餵時,因乳房與寶寶嘴型能完美貼合,寶寶主動吸吮,較不易吸入空氣,溢奶情況較少見;但若母乳分泌過多,且餵奶姿勢不當,可能導致快速溢乳反射,使乳汁以強力方式噴出,造成嗆奶與溢奶。
-
生理反應與保護機制: 吐奶有時是寶寶用全身力量將胃中不適或刺激性物質排出的保護反應,若吐奶呈噴射狀,可能需注意是否有其他健康問題。
-
飲食因素: 若母乳寶寶仍頻繁溢奶,可能與媽媽飲食中牛奶蛋白或高蛋白食物有關,建議暫停攝取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更換配方奶。
總結來說,親餵寶寶溢奶主要是因為寶寶胃腸道發育未完全成熟,加上餵奶過程中空氣吞入、餵食量過多或母乳分泌過多等因素所致。隨著寶寶成長,這些情況通常會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