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對哺乳意願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母乳哺餵自我效能與哺乳意圖:研究顯示,產後婦女的母乳哺餵自我效能(即她們對自己能成功哺乳的信心)與哺乳意圖(即她們願意哺乳的意願)對純母乳哺餵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自我效能與哺乳意圖越高,產後六個月持續純母乳哺餵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教育程度和職業也會影響哺乳行為,但心理層面的哺乳意圖是重要的預測因子。
-
情緒與壓力反應:哺乳行為與母親的情緒狀態密切相關。哺餵母乳能降低母親的焦慮感、情緒不安及壓力,促使母親有更愉快且滿足的母職經驗。然而,某些研究也指出母職壓力感受與母乳哺餵經驗之間可能無明顯相關性,顯示心理壓力的影響可能因個體差異而異。
-
壓力與身心狀態:高齡產婦或面臨職場工作壓力的媽媽,可能因身體健康、心理狀態及家庭環境等因素,影響哺乳的實行。工作壓力甚至可能干擾荷爾蒙分泌,進而影響哺乳意願與能力。
綜合來看,心理因素如自我效能、哺乳意圖、情緒狀態及壓力感受,均對哺乳意願有重要影響。提升產婦的哺乳自信與意願,並提供情緒支持與壓力管理,有助促進母乳哺餵行為的持續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