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和疹子是常見的症狀,家長可根據以下建議進行自我照顧,並了解何時需要就醫。

自我照顧建議

  • 補充水分
    發燒時身體容易流失水分,應讓兒童少量多次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 穿著與環境
    保持室內通風,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讓身體自然散熱。若兒童感覺冷,可適度添加衣物;若感覺熱,則減少衣物。
  • 退燒藥使用
    發燒超過39度且兒童明顯不適時,可依醫師指示給予退燒藥。切勿自行增減劑量或頻率。
  • 溫水擦拭
    可用溫水擦拭身體幫助降溫,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拭。
  • 飲食調整
    若有腹瀉,建議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稀飯、白吐司或蘋果,並少量多餐。
  • 休息與隔離
    讓兒童多休息,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直到退燒及疹子消退。

就醫建議

  • 緊急就醫情況
    • 發燒超過39度且持續超過48小時,或反覆發燒超過3天。
    • 兒童年齡小於3個月。
    • 發燒後超過10至12小時沒有排尿。
    • 出現意識不清、抽搐、呼吸困難、劇烈頭痛、頸部僵硬、持續嘔吐等症狀。
    • 疹子伴隨高燒不退、疹子顏色異常(如紫紅色)、疹子壓不褪色、疹子迅速擴散等。
  • 一般就醫建議
    • 若兒童除了發燒和疹子外,還有其他無法判別的症狀,建議盡快就醫。
    • 詳細記錄兒童的體溫變化與症狀,有助於醫師診斷。

常見疾病舉例

  • 玫瑰疹
    常見於幼兒,先有高燒,退燒後出現疹子。通常不需特別治療,以症狀緩解為主。
  • 其他病毒感染
    部分病毒會先引起發燒,之後才出現疹子或其他症狀。

總結

兒童發燒和疹子多數為病毒感染,自我照顧重點在於補充水分、適當降溫、多休息。若出現上述緊急情況,應立即就醫。平時可記錄症狀變化,協助醫師判斷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