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疫苗接種後出現發燒與疹子的情況較為常見,通常屬於輕微且短暫的副作用,以下是處理方法與注意事項:
發燒的處理方法:
- 多數兒童在接種疫苗後5至12日內可能會發燒,但通常在2至5日內會自動退燒。
- 家長可使用適合兒童的退燒藥來控制體溫,並注意觀察體溫變化,避免過度包裹孩子,保持孩子乾爽,並給予足夠的水分補充。
- 若孩子有熱性痙攣病史,接種前應告知醫師,以便評估退燒藥的使用時機。
- 若發燒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持續高燒,應儘速就醫。
疹子的處理方法:
- 部分兒童在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後1至2週可能出現紅疹,通常數天後會自行消退。
- 疹子一般不需特別治療,但若疹子伴隨嚴重不適或持續惡化,應尋求醫療協助。
- 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其他異常症狀,也應立即就醫。
其他注意事項:
- 接種部位若出現紅腫、膿瘍或潰爛(如卡介苗接種部位),可用乾紗布覆蓋並保持清潔,紗布潮濕或有分泌物時需更換。
- 接種後若出現焦躁、上呼吸道感染等輕微症狀,通常數天內會自然消退。
總結來說,兒童疫苗接種後的發燒與疹子多為正常且暫時的反應,家長可透過退燒藥、保持孩子舒適及觀察症狀來處理;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退,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