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巴氏殺菌乳製品的危險性主要來自於可能含有多種食源性病原體,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彎曲菌等,這些病原體可能導致嚴重的食物中毒或感染。
此外,近期研究發現,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能存在於未經巴氏殺菌的生乳及其製品中,且病毒能在生乳起司中存活長達60天,這對公共衛生構成潛在威脅。雖然巴氏殺菌過程能有效殺滅這些細菌和病毒,未經處理的生乳產品則無法保證安全。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及多國食品安全機構均建議,高危人群(如年長者、幼兒、免疫力低下者)應避免食用未經巴氏殺菌的乳製品,以降低感染風險。
總結來說,未經巴氏殺菌的乳製品因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和病毒,存在較高的食物安全風險,建議消費者選擇經巴氏殺菌處理的乳製品以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