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疹是什麼?

口水疹,又稱為「口周濕疹」或「口周皮膚炎」,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出現在寶寶口部周圍的皮膚上。這種濕疹好發於4至9個月大的嬰兒,尤其在長牙期(約7至9個月)更容易出現,因為此時唾液腺發育成熟,口水分泌量增加。


寶寶口水疹的成因

  1. 口水長時間接觸皮膚:寶寶因為尚未能完全控制嘴部肌肉,口水容易流出並長時間停留在嘴唇邊緣、臉頰、下巴、脖子等部位。

  2. 唾液中的消化酵素刺激:口水中含有消化酵素,這些酵素偏酸性,長時間接觸嬰兒嬌嫩的皮膚會分解角質層,導致皮膚乾燥、發炎。

  3. 皮膚潮濕環境:口水使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水分流失加劇,皮膚屏障受損,容易引發紅疹和濕疹。

  4. 寶寶啃咬物品或手指:這些行為刺激口水分泌,同時也可能帶來細菌,增加皮膚發炎風險。


寶寶口水疹的症狀

  • 皮膚泛紅,尤其在嘴周圍、兩頰、下巴、脖子,有時甚至延伸到胸口和手部。
  • 出現紅色細微小疹子,皮膚觸感微粗糙、不平滑。
  • 可能有水泡、脫皮現象。
  • 皮膚發炎,可能伴隨輕微不適或癢感。

總結

口水疹是嬰兒因口水長時間刺激皮膚,造成口周皮膚發炎的濕疹,主要發生在4至9個月大的寶寶身上。其成因包括口水中的酵素刺激、皮膚長期潮濕以及寶寶啃咬行為。症狀表現為口周紅疹、皮膚粗糙、脫皮甚至水泡,常見於臉頰、下巴和脖子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