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臉上長痘痘,醫學上稱為新生兒痤瘡(新生兒青春痘),主要原因有以下兩種:

  1. 母體荷爾蒙影響
    新生兒在母體內受到媽媽的女性荷爾蒙影響,出生後這些雌性荷爾蒙逐漸消失,體內相對的雄性荷爾蒙增加,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膚油脂過多,形成類似青春痘的紅疹或粉刺。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額頭、臉頰、下巴和脖子,且多見於男寶寶。

  2. 局部皮膚黴菌感染
    新生兒出生後接觸空氣中的灰塵與細菌,可能導致皮膚上的馬拉色氏黴菌(Malassezia furfur)感染,或併發細菌感染,進而產生小疹子。

此外,新生兒痤瘡與過敏、環境衛生、飲食無關,家長不必過度擔心與這些因素有直接關聯。

其他相關皮膚狀況需區分

  • 粟粒腫:新生兒鼻子與臉頰上出現的小白點或黃點,因皮脂腺發育未完全,分泌物堆積形成,會自行消退,不需治療。
  • 異位性皮膚炎、毒性紅斑、脂漏性皮膚炎等也可能造成嬰兒臉上紅疹,需依外觀判斷。

治療與照護建議

  • 新生兒痤瘡通常在出生後2-3週開始出現,約1.5至2個月內會自然消退,不會留下疤痕,通常不需特別治療。
  • 避免過度清潔或用力擠壓,以免造成皮膚刺激或感染。

所以,新生兒臉上長痘痘主要是因為母體荷爾蒙影響皮脂腺分泌旺盛,加上可能的皮膚黴菌感染,這是正常且暫時的生理現象,通常會自行改善。家長可安心照護,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