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對語言發展及咬合功能的影響主要可從以下兩個面向來說明:

1. 對語言發展的影響

  • 奶嘴長期含在口中會減少孩子說話的機會,因為嘴巴被奶嘴阻塞,孩子無法正確模仿聲音,練習發音的機會也相對不足,這可能影響語言發展的基礎階段,尤其是7、8個月大開始出現的「喃喃語」階段。
  • 不過,奶嘴本身並非語言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語言發展更依賴大腦成熟度、適當的學習經驗、足夠的語言刺激與溝通機會。如果孩子能理解語言、與人互動良好,即使有時發音不清楚,也不必過度擔心。
  • 因此,奶嘴可能間接影響語言發展,主要是因為它減少了孩子練習發音和模仿語言的機會,而非直接造成語言障礙。

2. 對咬合功能的影響

  • 奶嘴會影響牙齒和口腔結構的正常發育。嬰兒吸吮奶嘴時,舌頭被壓低,無法正常頂住上顎,導致上顎牙弓變窄,下顎相對變寬,造成下巴後縮,可能形成深咬或開咬等咬合異常。
  • 哺乳時嬰兒的舌頭和口腔肌肉會得到正常的運動訓練,有助於下顎和口腔肌肉的發育,預防咬合不正及呼吸道問題;反之,奶嘴和瓶餵可能導致口腔肌肉發育不足,增加口腔結構異常的風險。
  • 咬合異常又可能進一步影響口語發音,因為口腔結構不正常會影響發音器官的協調與功能。

總結

  • 奶嘴長期使用可能因阻礙口腔運動和語音練習,間接影響語言發展和咬合功能。
  • 適度使用奶嘴,並確保孩子有足夠的語言刺激與口腔運動,是減少負面影響的關鍵。
  • 家長應注意孩子的語言理解與互動能力,若有明顯落後,建議尋求專業語言治療評估。

以上資訊綜合自多方專業觀點,提供家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