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感知抱他的人是否站立,主要是透過多重感覺系統的刺激,尤其是觸覺與本體覺(身體位置感)的影響。當大人站著抱嬰兒時,嬰兒會感受到身體位置的改變、重力的不同分布,以及抱持者的動作帶來的微妙晃動,這些感覺會刺激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影響其生理反應。

具體來說:

  • 本體覺與觸覺刺激:站著抱時,嬰兒的身體會感受到不同於躺著或坐著抱的重力和壓力分布,這些感覺透過本體覺傳達給大腦,讓嬰兒能感知抱持者的姿勢變化。

  • 生理反應的改變:研究顯示,站著抱嬰兒時,嬰兒的心律會下降,活動度和哭鬧聲也會減少,這是因為觸覺和本體覺刺激促使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化,產生所謂的「冷靜反應」(calming response),讓嬰兒感覺更舒適且安定。

  • 動作經驗的累積:隨著嬰兒發展,尤其在9個月左右開始嘗試站立時,嬰兒會透過與大人互動的經驗,逐漸理解站立的感覺與意圖,這也有助於他們感知抱持者的姿勢。

因此,嬰兒透過身體感覺(觸覺、本體覺)和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夠感知抱他的人是否站立,這種感知不僅來自於直接的身體接觸,也來自於抱持者姿勢帶來的動態變化與生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