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偵測照顧者動作的神經生理基礎主要涉及感覺訊息處理系統與神經反射機制,這些系統協助嬰兒感知環境、辨識照顧者的動作並做出相應反應。

1. 感覺訊息處理系統
嬰兒透過多種感覺系統接收來自照顧者的動作訊息,主要包括:

  • 觸覺系統:全身皮膚和黏膜偵測溫度、疼痛、壓力等刺激,保護身體並建立觸覺辨別能力。觸覺是嬰兒感知照顧者接觸和動作的重要途徑。
  • 前庭平衡感覺系統:位於內耳,偵測頭部在空間的位置及移動方向,協助嬰兒調整肌肉張力、保持平衡,並促進眼球控制與動作協調,這對於嬰兒追蹤照顧者動作及反應至關重要。

2. 神經反射機制
嬰兒天生具備多種反射,這些反射是神經系統發展的基礎,幫助嬰兒對照顧者的動作做出即時反應,例如:

  • 吸吮反射:當觸碰嬰兒嘴唇或臉頰時,會引發吸吮動作,這是生存最重要的神經反射之一,胎兒期即存在。
  • 抓握反射:當物體觸碰嬰兒手掌時,會自動抓握,這種反射有助於嬰兒對照顧者手部動作的感知。
  • 踏步反射:讓嬰兒在被扶站立時腳步自然踏動,反映神經系統對動作的基本反應能力。

3. 行為反應與互動
嬰兒會根據感覺訊息處理和神經反射,展現出對照顧者動作的趨近或避開暗示,如注視照顧者臉部、手腳動作平順或煩躁轉身等,這些行為反映嬰兒對照顧者動作的感知與反應。

綜合來說,嬰兒偵測照顧者動作的神經生理基礎是透過多重感覺系統(觸覺、前庭系統)接收訊息,並藉由先天神經反射及行為反應,協助嬰兒辨識並適應照顧者的動作與環境互動。